好消息!40城,93.6万套!未来房地产“重头戏”来了!

2021-11-04      来源:互联网   浏览次数:1831
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 今年以来,各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速度在加快。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最新数据显示,2021年,全国40个城市计划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93.6万套,1月至9月已开工72万套,占全年计划的76.9%,完成投资775亿元。南京、无锡、宁波、佛山、长春、南宁6个城市已完成年度计划。

从各地近期公布的“十四五”住房规划中可以看出,保障性租赁住房将成为“十四五”期间各地住房供应中当之无愧的“重头戏”。

珠海方面:住房供应结构持续优化。新增供应各类住房 30 万套,住宅用地供应规模 932 公顷,其中新建商品住房与机构租赁住房、公共租赁住房、保障性租赁住房、共有产权住房、人才住房等各类房源的比例为 7:3。


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健康。新增供应商品住房 21 万套,机构租赁住房 1 万套,新增商品住房用地(含城市更新项目供应住宅用地)供应规模 721 公顷


住房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。新增供应公共租赁住房 1.2 万套(户),保障性租赁住房 1.5 万套,共有产权住房 1.3 万套,人才住房 4 万套新增保障性住房用地 211 公顷建立居住用地三年储备机制,提前三年预选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,并按年度开展新增项目预选工作,保障性住房用地原则上严禁挪作他用。


居民居住条件持续改善。新开工住宅中全装修住宅比例达到 80%以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有序推动,累计完成改造小区 282 个



各区指引


香洲区着力“保基本、扩保障,重效率、提品质”。


规划期内,新增供应住房 7.42万套(户),其中新建商品住房 4.3 万套,机构租赁住房 4800套,公租房 6800 套(户),保障性租赁住房 7000 套,共有产权住房 4400 套,人才住房 8200 套;


新增住宅用地(含城市更新项目供应住宅用地)供应规模 214 公顷,其中商品住房用地 148 公顷,保障性住房用地 66 公顷。在凤山街道、吉大街道、南屏镇加快公租房新建项目建设布局


横琴新区着力“保平稳、促协同,引人才、树标杆”。


全力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,高质量促进横琴粤澳住房协同。创新探索澳珠同城住房试点,满足澳门就业人口的跨城宜居需求。


规划期内,新增供应住房 3.82 万套(户),其中新建商品住房 2.4 万套,机构租赁住房 900 套,公租房 300 套(户),保障性租赁住房 1400套,共有产权住房 2100 套,人才住房 9500 套;


新增住宅用地(含城市更新项目供应住宅用地)供应规模 119 公顷,其中商品住房用地 82 公顷,保障性住房用地 37 公顷。


分区域的具体目标中,横琴岛新增供应住房 2.3 万套(户);一体化拓展区新增供应住房 1.52 万套(户),其中新建商品住房 0.84万套,公租房 100 套(户),保障性租赁住房 700 套,共有产权住房 1000 套,人才住房 5000 套;新增住宅用地(含城市更新项目供应住宅用地)供应规模 47 公顷,其中商品住房用地 29 公顷,保障性住房用地 18 公顷。


金湾区着力“重配套、促融合,提品质、促平衡”。


规划期内,新增供应住房 7.74 万套(户),其中新建商品住房 5.9 万套,机构租赁住房 1800 套,公租房 1000 套(户),保障性租赁住房 2800 套,共有产权住房 3100 套,人才住房 9700 套;


新增住宅用地(含城市更新项目供应住宅用地)供应规模 248公顷,其中商品住房用地 203 公顷,保障性住房用地 45 公顷。在红旗镇广安社区片区、南水镇新增建设公租房项目。


斗门区着力“引人口、扩保障,优建设、重统筹”。


规划期内,新增供应住房 6.76 万套(户),其中新建商品住房 5.6 万套,机构租赁住房 1700 套,公租房800 套(户),保障性租赁住房 2400 套,共有产权住房 1500套,人才住房 5200 套;


新增住宅用地(含城市更新项目供应住宅用地)供应规模 217 公顷,其中商品住房用地 192 公顷,保障性住房用地 25 公顷。在白蕉镇新增建设公租房项目。


高新区着力“优体系、留人才,强联动、促协同”。


规划期内,新增供应住房 4.26 万套(户),其中新建商品住房 2.8 万套,机构租赁住房 800 套,公租房3100 套(户),保障性租赁住房 1400 套,共有产权住房 1900套,人才住房 7400 套;


新增住宅用地(含城市更新项目供应住宅用地)供应规模 134 公顷,其中商品住房用地 96 公顷,保障性住房用地 38 公顷。在上栅社区新增建设公租房项目,在金鼎片区重点建设人才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。



这些数据释放出强烈信号:国家要下大力气解决好新市民、青年人的住房问题。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重点发展旨在解决新市民、青年人居住问题的保障性租赁住房,是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政策部署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,是关乎我国未来住房发展的重大改革、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转型。

解决好新市民、青年人的住房问题有多重要?青年人是城市的未来和希望,城市发展得好,最终要靠吸引年轻人、吸引人才。当前,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重点难点在于新市民、青年人。2亿多新市民、青年人中,约70%租房居住,其中近三分之二,也就是约1亿人买不起甚至租不起商品住房,只能租住在城中村、棚户区、地下室,或者群租、合租,居住条件很差。解决好新市民、青年人的住房问题,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。

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,将有利于缓解住房租赁市场结构性供给不足。当前的市场租赁住房以个人散租为主,个人散租房源约占房源总量的90%以上。总体来看,租赁住房结构性供需错配明显。小户型房源和多卫生间的房型不足;低租金房源不足;新市民、青年人等就业较为集中的中心城区房源不足,导致职住不平衡;住房租赁企业运营的租期较长且稳定的房源不足5%,而大量个人出租房源的平均租期仅为8个月,租赁关系不稳定。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,能够切实增加小户型、低租金房源供给,优化租赁住房供应结构。

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,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保障性租赁住房能让初到大城市的新市民、青年人安心租住,用心工作,慢慢攒钱买房。显然,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,合理释放购房需求,缓解房价上涨压力。

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,有利于促进住房消费和扩内需。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,既可以让更多新市民住上适当、安全和负担得起的租赁住房,又可以让新市民、青年人以相对较低的租金消费支出解决住房问题,避免高房价对消费的挤出效应,有利于落实扩大内需战略。

今年6月,国务院办公厅发出《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》,将通过全方位的大力政策扶持和优惠,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。

过去,以市场力量发展住房租赁已有所尝试,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投资回报周期长、企业积极性不高。根据新出台的《意见》,企业将获得重磅支持。企业用于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土地可以不花钱:利用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、存量闲置房屋改造,利用园区配套用地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,均不补缴土地价款。企业还将获得众多税费优惠,得到信贷支持。一系列优惠政策让企业“算得过来账”,对于引导和支持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起到积极作用。
应来地产http://www.519000.com.cn/
打赏
凡注明"来源:应来地产"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,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。 【编辑:应来地产】

相关文章

0相关评论

新闻排行

热点楼盘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