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说出了企业心声”!建业向河南省政府发出求救信 “金十条”解围丨焦点
2021-09-10 来源:互联网 浏览次数:1286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深夜紧急开会,缘于当天互联网上流传一份建业集团写给河南省政府的“求救信”《关于企业出现重大风险和危机并请求帮扶救援的报告》(以下简称“报告”),报告中建业集团称,受汛情和疫情双重打击,企业在河南各区域多个地产项目停工、停业,商场、酒店、文旅运营难以维持,部分在建项目损毁严重,累计造成各种经济损失逾50亿元。目前集团已经进入战时紧急状态,同时希望河南省政府在税收、土地款等方面提供支持。针对此次事件,总裁王俊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,因疫情、灾情等影响,公司的确出现一定损失。但银行贷款并未受到影响,且公司在手资金充裕,短期内无偿债压力。“由于银行对建业的情况较为了解,加之公司基本面较好,目前建业集团的银行贷款并未受到影响”。建业集团也证实了这份文件的真实性,并表示,基于河南省“万人助万企”活动正在全省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,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的大背景,在百年一遇的水灾和新冠疫情双重叠加的时期,建业集团在8月份向政府递交了报告。建业集团是河南省大型多元化集团公司,旗下有4家上市公司。其中,在港上市的建业地产以住宅、商业、文旅等房地产业务为主,是受影响最大的板块。针对此事,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联系了建业集团董事长胡葆森,电话始终无人接听。实际上行商40多年,胡葆森始终保持本色,在房地产行业打造了一家广受尊重的企业,他本人也是一位行业尊敬的企业家。建业集团“求救信”得到了当地同行“点赞”,一位河南本地房企人士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:“建业讲出了我们的心声。”针对企业困境,8月18日,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《河南省支持企业加快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经营十条措施》,旨在加快推动灾后重建和全面复工复产,快速全面恢复市场主体活力,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向好。今年7月以来,河南省多地遭遇极端暴雨袭击,城市与农村陷入一片汪洋,数百万人受灾。据通报,截至7月底,河南暴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就已经超过了900亿元。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,对于这样一家对地方发展贡献巨大,并和地方发展高度捆绑的企业,建业提出的建议与请求在情理之中,地方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与帮助理所应当。但客观来看,建业此次遭遇也暴露出布局过于集中的风险。截至9月10日收盘,建业地产收涨6.33%,每股仅1.68港元,总市值不到50亿港元。建业集团表示,7月份以来,由于汛情和疫情双重影响,建业业务发展遭受严重损失,且已出现重大风险和危机。一方面,水灾和疫情影响了建业住宅项目施工、销售进度,部分在建楼盘在洪水中受到不同程度损坏,工期被拉长,延期交付住宅共涉及9400套。“这使得公司面临潜在工程逾期风险,同时回款节奏也受很大影响。”王俊直言。另一方面,被严重冲击的是文旅业态。灾情加疫情阻断了客流,建业一些高投入项目被水灾彻底破坏,如总投资15亿元的足球小镇受灾严重,设施道路完全冲毁;投资60亿元打造的戏剧文旅城——“只有河南”,刚运营了45天就因水灾和疫情停业。据建业集团估算,受汛情和疫情影响,其直接经济损失5.5亿元,经营性损失达到8亿元(如果疫情持续到年底),运营性损失达3亿元。与此同时销售及回款较原计划减少近30亿元,以上累计各种经济损失逾50亿元。在重重不可抗力因素叠加下,建业集团向河南省政府递交了报告,希望河南省委、省政府采取4项非常措施对企业进行支撑,包括尽快偿还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拖欠建业的各类款项(逾50亿元);分类减免和缓交建业旗下公司的增值税、所得税;允许建业部分在建工程延期交付;允许建业部分土地款延缓支付半年到一年。企业经营陷入困境。在例举损失的同时,建业集团还梳理出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危机。一是大批人员失业的风险。建业现有员工 2.8 万人,300 多个在建项巨仅产业工人就达 120 万人。如果企业出现停工停转等情况,将导致数以百万计的人员失业,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。二是导致银行失信的风险。由于回款大幅下降,企业无法按时偿还银行贷款,可能造成违约“失信”。近年来,业界已出现华夏幸福、蓝光集团等由于银行失信导致资金链断裂的“暴雷”事件。如果近 30 年从未延期还贷的建业也进入失信“黑名单”,是建业不可承受之重,将产生难以预料的不良影响。三是可能引发严重社会后果。近 30 年来,建业一直深耕河南,尽己所能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。多年来,建业一直是河南纳税大户,直接拉动百万计各类社会就业。建业地产在建面积5000万平方米,河南市场占有率11%,位居在豫地产企业首位。如果建业“暴雷”,将会引发极为严重的社会后果。四是可能对资本市场产生不利影响。建业旗下有四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(建业地产、筑友智造、建业新生活、中原建业),发行外债 30 多亿美金,占全省境外上市公司发行外债的一半左右。因此,建业发展的稳定与否,直接关系到河南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形象、地位和影响力。若建业出现重大变故,将对资本市场产生难以预料的不良影响。五是可能引发全国性的消极反响。建业是河南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企业之一。2020 年,建业地产营收位居全国地产企业第 34 位,操盘面积位居第 11位。建业坚持省域化战略,创立了广受赞誉的“建业模式”。建业积极推进转型升级,2020 年荣获“中国旅游集团 20 强”称号。建业也是中国第一家打通投资、智造、服务和代建全产业链的现代服务型企业。建业文旅正在改变和重塑郑州在全国文旅界的地位。“只有河南·戏剧幻城”开城不到 45 天,吸引了来自 20 多个省份的 15 万游客,其中 1/3 是奔着这个项目来的,这意味着郑州正在成为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。如果建业被汛情疫情拖累,过不去眼前这个坎,有可能成为全国企业“暴雷”和倒下的“下一个”,其消极反响将是全国性的、极为严重的。建业集团表示,目前面临的困难、风险和危机,希望得到省委、省政府的高度重视,并请求在帮扶救援方面得到关照。建业集团提交报告之后,8月中旬河南省政府有关领导对此进行了批示,要求有关部门尽快提出意见。随后河南省政府颁布“金十条”,其中七条都曾在建业报告中出现,如加快退税和依规缓税、缓缴社会保险费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、顺延房地产项目交付期限、加快清理政府欠款等,随后政府职能部门以“十条”措施为抓手,积极落实帮扶政策。“这是一份非常务实、为企业着想的帮扶措施。”建业集团表示。政策出台当天,8月18日,河南省政府副省长何金平、省文化旅游厅厅长姜继鼎等一行迅速落实“省十条”,调研建业文旅灾后恢复重建工作。9月3日上午,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举行的“河南省文化和旅游业复工复产启动仪式”放在了只有河南·戏剧幻城;建业足球小镇等复工复产,更是受到了政府部门大力帮扶。8月19日下午,河南省税务局领导即到建业集团进行现场办公,深入了解企业在税务方面的需求和助企惠企政策落实情况。此外,河南省财政厅、工信厅、国资委等多个厅局和郑州市等地方政府都给予了很大帮助。目前建业多数业态和业务已恢复到正常经营状态,正在加速回暖。建业集团表示,在政府部门各项纾困措施下,建业经营出现好转。8月,建业地产销售额52.6亿元,同比持平;单月实现回款45.4亿元,同比持平。同月,承接代建等轻资产业务的中原建业新签约项目6个,同比增加20.0%;新签约面积59.5万平方米,同比增加23.5%。此外,建业物业加快外拓步伐,8月新增外拓合约面积421.5万平方米。新闻沟通会上,王俊还透露,9月4日,“只有河南戏剧城”和电影小镇正式开园,均已恢复到汛前运营状态;河南全省8家建业大食堂、10家建业酒店、7家商场、4家绿色基地均已复工复产。随着建业经营稳健向好,各项目营销工作也全面恢复到疫情前情况。王俊预计,“9月合约销售总额还会继续增长,并预计可以获得超过50亿元销售回款。内部预计截至9月底,公司账面非受限资金将达到152亿元。”此前,建业地产曾在中期业绩会时表示,建业项目基本都在河南,受河南洪灾影响,决定将其2021年合约销售目标由原定的800亿元下调至700亿元。对此,王俊表示:“有信心完成全年700亿元合同销售目标”。实际上,面对疫情与水灾,建业集团并不只寄希望于外界助力,而是制定应对预案,采取了一系列优化管理、降本提质、减员减薪等自救举措。国泰君安证券认为,建业地产在今年7-8月份的河南水灾和疫情重现中遭受超预期的影响。因此,管理层将2021年销售目标从人民币800亿元下调至人民币700亿元。由于影响逐步消退,建业地产的运营数据和财务表现将随着时间推至年底而反弹。此外,随着销售回款率回升和下半年土地开支预算减少,公司变差的净负债率将在年底得到改善。
凡注明"来源:应来地产"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,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【编辑:应来地产】